新春伊始,中医药行业回顾与展望!

网站首页    企业动态    新春伊始,中医药行业回顾与展望!
 

 

2024年,中医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中成药带量采购、新版医保目录更新等市场变化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回顾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持续向好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2024年,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该规划,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细化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开放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目标。重点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道地药材管理、提升产业水平和加强监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中医药标准质量进一步提高,标准应用推广和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增强,培养450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能力显著提升。

 

各省市也纷纷发布了本省关于中药领域的相关政策或规划:

吉林、安徽、江西、广东:提出加快制定并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产品标准体系。

浙江、福建、贵州:对中药行业产值和企业营收提出量化目标。

湖北:牵头全国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推动中成药集采工作。

 

中药的审评审批

2024年共12个中药新药获批,1.1类3个,3.1类8个,3.2类1个。

 

中成药带量采购

2024年,中成药带量采购继续扩围,集采规则日益完善。1月9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500个集采品种目标原本计划在2025年完成,业内预计中成药集采将持续扩围。

 

医保目录更新

2024版医保目录发布,进一步推动了中药的市场准入和使用。11个疗效确切、临床必需的中药新药通过国谈纳入医保目录,提高了中药的可及性和患者的用药负担。此举不仅有利于患者,也有助于中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

 

技术与创新数字化建设

2024年,中医药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医医院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该规范强调以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塑管理与服务模式,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推动医院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中医药特色鲜明、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信息互通共享的智慧中医医院。

 

2025年展望

政策支持

2025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中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促进中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市场机遇

2025年,中成药带量采购将继续扩围,集采规则将进一步完善。预计更多的中成药将被纳入集采目录,进一步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医保目录中药进入国谈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更多疗效确切、临床必需的中药将被纳入医保目录,提高中药的市场准入率和使用率。此外,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医药出口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进步

2025年,中医药数字化建设将进一步深化。继续推动《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的落实,提升中医医院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预计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同时,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将继续推进,更多中医药标准将被制定和推广,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结语

2024年,中医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准入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5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机遇的增多,中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中医药行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蓬勃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诺和桂枝,名取自张仲景名方“桂枝汤”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

外和营卫,内调阴阳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即有事没事桂枝汤

找诺和桂枝,有事没事聊中药

 

 

2025年1月29日 23:01
浏览量:0
收藏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