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成都】亚洲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不能错过的前沿论坛!
CIS-Asia2023|第十五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聚焦化学创新药,改良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峰会连续2天,9个论坛,100余位国际国内大咖菁英,共同探讨化学创新药的研发技术和趋势,改良型新药领域最新突破,新形势下仿制药开发及竞争壁垒分析,分享最新成果和经验,以及药物研发技术细节,助力医药研发。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并热忱欢迎医药界各位同仁和多方朋友莅临成都,共襄峰会,共商友好合作!
诺和展位号:A32
主办单位丨百世传媒|Best Media
支持单位丨百世药学院、药方舟
举办时间丨2023年11月16-17日
举办地点丨中国 · 成都雅居乐豪生大酒店
合作媒体丨制药在线、医药地理、贝壳社、动脉网、中国生物器材网、生物探索、药源网、肽度TIMEDOO、会会药咖、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杉树园、分析测试百科网、药物递送、医麦客、医谷、CBG资讯、生物前哨、化工仪器网、美国化工网、健识局、药农少年郎杰森





全体大会

11月16日
09:00 全球医药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09:40 化学创新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展望
11:30 体现临床价值的改良型制剂研发策略
12:15 午餐交流时间
分论坛一
新药发现与设计

11月16-17日
13:30 新药研发如何去做好立项
14:10 新药研发的靶点从何而来?
14:50 自动化智能化加速药物研发的实践分享
16:00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发现: 从靶标结构到临床药物
16:40 新药研发立项的重要性
17:20 小组讨论: 如何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刘东舟,首席科学官,华东医药
刘晓宇,总裁,成都凡诺西生物
党群,总裁,真实生物
叶军民,首席科学官,上海爱科百发生物
李兴海,首席科技官,成都海创药业
18:00 第一天大会结束
09:00 浅谈透脑药物的开发
09:40 亲和筛选赋能新药源头创新
10:50 CDK2抑制剂ARTS-021的发现: 一个从0到1的故事
11:30 CAS独特的大数据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案例
13:30 使用AI-PBPK平台加速创新药物fast follow
14:10 做ADC的linker需要注意什么?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GT20029: 一个处于临床II期的PROTAC分子
16:00 小组讨论:计算生物学等新技术如何对新药发现模式产生变革?
刘波,教授,武汉工程大学
黄金昆,创始人/董事长,成都西岭源药业
许若,副总裁,开拓药业
成岱,共同创始人,安锐生物医药
田元,副总裁,凯复生物医药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二
新药原料药开发

11月16-17日
13:30 本土药企创新药转型的CMC思考-挑战、机遇以及策略
14:50 创新药从CMC角度对临床早期和晚期生产控制策略的探讨
16:00 原料药工艺开发的问题与思考
16:40 创新原料药不同研发阶段的质量控制标准
李文捷,CMC副总裁,药捷安康
陈勇,高级副总裁,康龙化成
刘波,副总裁,和记黄埔
18:00 第一天大会结束
09:00 以药用潜力和合成效率为导向的天然产物全合成
09:40 注册起始物料(RSM) 法规要求、研究策略与质量控制
10:50 新反应、新设备、新技术在API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11:30 创新药晶型研究与布局策略
13:30 IND阶段原料药工艺研发关键点(话题确认中)
14:10 创新药CMC开发关键节点要求及审评问题探讨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创新药IND阶段CMC研究与可交付成果
16:00 原料药工艺变更后的杂质研究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三
新药制剂与分析

11月16日
13:30 IND申报毒理学研究项目中的常见问题
14:10 从PCC到IND-小分子创新药早期CMC开发策略
14:50 应用药物发现科学的风险评估来加速小分子药物的制剂研发
16:00 创新药从CMC角度的生命周期管理
16:40 IND阶段分析研发与质量控制研究
17:20 创新药CMC中美双报质量研究要求
蔡松君,副总裁,和记黄埔
18:00 第一天大会结束
分论坛四
新药临床与法规

11月17日
09:00 全球化临床研究开发的实践和探索
09:40 肿瘤新药早期临床策略的制定与适应性设计方案
10:50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进展与挑战
11:30 中国式的新药科技创新---烨辉医药的从0到1再到99的药物创新思路
13:30 抗肿瘤药物如何从真实世界数据(RWD)获取真实世界证据(RWE)获批适应症
14:10 联合用药监管法规的解读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新药申报过程中与监管机构沟通的节点如何把握
16:00 小组讨论:创新药早期注册策略与药学研发策略如何实现协同
熊善丽,执行总监,百济神州
郭少华,注册事务部总监,武田中国
刘述森,医学研究与创新负责人,杨森制药
郭彤,副总裁,IQVIA
牛海荣,执行总监/中国临床开发部负责人,BMS
华烨,董事长&CEO,烨辉医药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五
505b2&高端制剂研发

11月16-17日
11月16日(周四)
宋国峻,技术长,汉达生技
王震宇,副总经理,四川普锐特药业
施斌,上海事业部总经理,则正医药
15:30 茶歇与交流时间
韩军,院长,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
雷继峰,总经理,安必生制药
韩军,院长,聊城大学生物制药研究院
09:00 复方制剂改良型新药开发难点及新技术的应用
09:4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改良型新药研发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10:50 难溶性和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解决方案探讨
11:50 显微拉曼技术助力逆向工程剖析及案例分享
13:30 复杂眼科制剂的开发– 从Restasis仿制药FDA批准所获得的启示
14:10 505(b)(2)和高端制剂在儿童用药中的新进展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提高siRNA沉默效力的技术策略
16:00 小组讨论: 当前形势下,505b2新药的方向在哪里?
侯曙光,首席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
欧阳晖,首席技术官,因明生物
葛季声,CTO,苏州华健瑞达医药
黄毅,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国为生物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六
复杂注射剂开发

11月16-17日
13:30 复杂注射剂研发立项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
14:10 脂质体递药技术的研发技术要点
李彦辉,研究院副院长,石药集团
14:50 超临界结晶技术在药物结晶及颗粒工程中的应用
16:00 脂肪乳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16:40 注射剂研发关键要素的研究要点探讨
17:20 小组讨论: 复杂注射剂的靶向性创新==能成为药品开发的新热点吗
张涛,执行董事,福安药业集团重庆礼邦药物
李彦辉,研究院副院长,石药集团
陈涛,原西安力邦集团总裁,西工大生命学院教授
顾曼芹,前董事长,展望生命科技
胡勇刚,首席科学家,普萃超临界
18:00 第一天大会结束
09:40 LNP技术简介及其在RNA递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0:50 复杂制剂无菌工艺
11:30 药用辅料在复杂制剂中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13:30 新型脂质纳米粒mRNA给药系统
14:10 原位凝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和难点及案例分析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专利保护在复杂制剂创新中的重要性
16:00 小组讨论:复杂注射剂如何能够极大提升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和投资价值?
李剑光,首席科学家,海昶生物
宋庆国,高级总监,健进制药
许文东,总工程师,广药集团白云山汉方药业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七
透皮制剂开发

11月16-17日
13:30 欧美关于透皮贴剂的技术要求及实践
张庆森,技术总监,上海富科思
刘世成,董事长,上海惠佰睿生物医药
15:30 茶歇与交流时间
高云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6:40 《关于无参比制剂品种仿制研究的公告》解读及其对皮肤外用药物研发的影响与未来趋势
张星一,技术及研发战略咨询副总裁,精鼎医药
09:00 透皮贴剂设计策略
09:40 IVPT实验条件对数据有效性的影响
10:50 健康创新TTS/OTF/MAP/OBDS给药方案改善患者疗效
11:20 改良性新药透皮贴剂与仿制药透皮贴剂产品开发之不同设计和策略考量
13:20 透皮贴剂关键质量属性研究方法与策略
14:10 以糠酸莫米松软膏为例,浅析外用皮质激素临床开发的关键细节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透皮制剂以PK为终点的BE试验设计关键要点
16:00 小组讨论: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在透皮贴剂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汤秀珍,总经理/研发总监,上海复耀
刘冠,主任,武汉市肺科医院
全丹毅,董事长/所长,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
方亮,教授,沈阳药科大学
汪晴,药学系主任,大连理工大学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分论坛八
仿制药制剂,法规与临床

11月16日
13:30 基因毒杂质-从原料到制剂到市场的全生命周期考量
14:10 多肽仿制药的PSG分析和复杂药品开发挑战--(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
14:50 口服制剂工艺转移与验证的关键要素分析
16:00 从挑战晶型专利为突破点的抢仿案例分析
16:40 复杂制剂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孙立杰,执行总裁,石家庄四药集团
18:00 第一天大会结束
分论坛九
仿制药分析与质量

11月17日
09:00 仿制药的分析和质量研发策略
09:40 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策略及案例分享
10:50 复杂仿制药方法开发及验证关键问题
11:30 USP杂质控制策略
13:30 解读2023年新版GMP对QC实验室的新要求
14:10 如何建立稳定性指示方法
14:50 茶歇与交流时间
15:20 药物稳定性预测的原理与应用案例分析
16:00 小组讨论:分析方法开发注意点及色谱柱选择技巧?
王立坤,总经理,南京海维医药
俞炯,副总监,强生制药
曹文军,中华区战略发展高级总监,USP
高青,主任药师,北京市药品检验鉴定研究所
16:30 大会结束致辞
关于阳光诺和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诺和)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过程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作为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突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逐步建立了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一批具备丰富国内外制药研发经验的科研骨干和人才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药理药效、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等服务,协助客户快速、高效地完成药物研发各个阶段的工作。
目前公司已经取得受理号430个,通过核查获得生产批件39次,获得生产批件167个,其中有9个项目是首仿,3个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分别是恩替卡韦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缬沙坦氨氯噻嗪片、索磷布韦原料+片剂、盐酸溴己新口服溶液、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伊伐布雷定片、布洛芬混悬液。阳光诺和旗下独立运营事业部诺和瑞研更是完成了国内首个缬沙坦基毒杂质方法的开发。





未来,公司坚持打造“仿创结合”、“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药物临床前及临床不同阶段的研究服务能力,加深公司在研发产业链的战略纵深,为客户提供种类更多、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不断提升新药综合服务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吸引更多的创新型及大型医药企业客户,将公司建设成为一家具有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研发服务企业。

👉逐步建立自主多肽创新药物建库筛选体系与特色品种适应症管线布局
👉形成分子结构创新与制剂创新相结合的滚动体系与专利集群布局